rubick 介绍 
什么是 rubick 
可能大多数人都有困惑:工作时电脑需要用到大量的辅助功能,比如:截图钉图、取色、剪贴板、划词翻译... 这些辅助功能可能都是一个个单一的软件, 为了使用这些功能,我们又不得不下载一大堆软件。 而且这些软件可能还带很多广告、有的还收费...
rubick 则是一款纯绿色、效率、开源的桌面端工具箱软件,支持插件化的方式来安装工作所需要的任何插件。
rubick 的插件管理体系是基于 npm 体系构建的,插件的安装、卸载方式就和安装 npm 包一样简单。真正做到用完即走。
下载 rubick 
- macos intel 选择 x64.dmg文件;
- macos M1 选择 arm.dmg文件;
- windows 选择 .exe文件;
- Debian/Ubuntu选择.deb;
安装完成后启动 rubick 后,按 Alt/Option + R 即可看到主程序:

rubick 的改版历程 
如果你听说过 uTools ,那你可能会问:这和 uTools 有啥区别呢?看着很像啊! 的确,rubick 的开发初衷就是参考 uTools 做的。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有一些仅适用于公司内部的插件不能发布到插件市场,所以不能接入 uTools。 但 uTools 式的便捷、用完即走的极简操作体验深深吸引着我。在搜寻解决方案无果,同时也发现其他的小伙伴也有同样的诉求,所以我动手做了,然后把它开源了。
刚开始开源的时候,整体的交互和设计大量参考了 uTools 主要原因是我是一个独立开发者,没有专门的搞过 UI 交互设计这块, 但当我发布 rubick 1.0 版本到社区时,收到了大量的质疑,说我是抄袭 uTools 的,当时真的是一把辛酸泪。虽说 UI 布局上是参考了 uTools 可是代码确实我一行一行码出来的 😭。我只是想为大家提供一种社区解决方案而已~
无奈,我下定决心,有朝一日一定要和 uTools 在 UI 上做差异化!
为了这个心结,前不久,我外包了一个设计师,需要 ¥4000 块钱来设计改版 rubick。 可是作为开源项目,实在是囊中羞涩~,于是我在 rubick 交流群里面发起了一个众筹项目:

本以为会石沉大海,但令我感到意外的是不到 1h 就筹够了 2000+ 的金额。 这里再次致谢所有参与众筹的小伙伴们!
为了不辜负小伙伴们的期待,在国庆节前,设计师终于给到我新版的交互设计稿。 那个国庆节我自己在家加班加点,终于赶在节后,我们发布了 rubick v4 版本,对整体的交互和设计做了大量改动。🎉 🎉
和商业软件 uTools 的一些区别 
- rubick 所有的插件是基于 npm的管理方式,插件发布、安装更加简单、安全。uTools则是需要走他们自己的发布审批流,需要收到打upx包
- rubick 支持 0 成本一键内网部署,而 uTools私有化部署则需要付费。
- rubick 数据多端同步是基于 webdav做的,所有数据都存储到用户自己的网盘中,没有中间人!!更加安全,而uTools是他们自己的服务器。
- rubick 支持系统插件,这对于todoList、超级面板、超级剪贴板、取色器等插件来说体验是最好的。uTools不支持。
- rubick 支持自定义主题、欢迎语、头像... uTools需付费会员。
- rubick 所有插件都是开源免费、uTools部分热门插件需要二次收费
- rubick 所有代码全部开源,可以轻松二开!
附录 
所有参与众筹着的名单:
https://www.yuque.com/muwoo/ifugfw/gb1zbpme8zdr65wn#P0Ph

